因为成绩不理想,被贴上“笨”“学不会”的标签,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;
因为性格内向、不善言辞,被认为“孤僻”“不好相处”,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;
因为想追求自己的兴趣,却被质疑“不务正业”,于是犹豫、迷茫,甚至否定自己。

当外界的评价一次次加诸在我们身上,我们很容易像哪吒一样,开始怀疑:“我是不是本来就不够好?”。在这样的困惑和挣扎中,我们更需要学会真正的自我接纳。
为什么要自我接纳?
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,对现实自我及其相关特征主动认可和乐意接受的态度。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:一是能确认和悦纳自己身体、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价值,不因自身的优点、特长和成绩而骄傲;二是能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,不因自身存在的某种缺点、失误而自卑。
自我接纳对于个体健康自我的养成至关重要。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,而不是一味地苛责自己时,我们会更加自信,也更容易形成稳定而积极的自我认同。这种健康的自我认同能帮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内在的力量,不轻易被外界评价左右。
此外,自我接纳还能提升情绪适应性,使我们在遇到挫折时更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,而不是陷入自我怀疑或过度焦虑。同时,它也促进社会适应性,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然、坦然,不因害怕被评价而过度迎合他人,从而建立更真诚和稳固的关系。
如何自我接纳?
接纳自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练习,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自己:
(1)自我肯定
利用碎片化时间,对着镜子说出几句积极的自我肯定语,比如:“我全盘接纳自己” “我独一无二,拥有自己的价值”。 潜移默化中,你会发现自己有所改变。
(2)正念练习
正念是一种专注当下的练习方式,主要通过有意识地觉察当下,观察自己的体验而不加评判,来收获内心的平静。可以用网络搜索“接纳自我正念练习”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视频进行跟练。每天抽出几分钟,让自己专注于当下,接受自己的情绪和想法,而不急于评判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,提高对自我的接纳度。
(3)转变思维
当犯错或遇到挫折时,不要过度苛责自己,而是换个角度思考:“这次经历想让我收获什么?”将错误视为成长的一部分,防止陷入自我否定之中。
我就是我,不是成见里的魔!——从接纳自己到成为自己
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,才能思考如何成为自己。
成为自己,意味着不再被外界定义,认清自己真正的样子,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。不过,成为自己需要一个过程,哪吒在经历挣扎后,才大声宣告“是魔是仙,我自己说了才算”,最终他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的看法,而是取决于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
真正的成长,是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,勇敢问自己:“我想成为谁?”只有当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价值,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而不是盲目迎合外界期待,才能真正成为自己。
迷茫时,不妨试着问自己:
✅ “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” →“我为什么想要这个?” →“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更接近它?”
✅想象一下,十年之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?
✅当生命走到尽头时,你希望来参加葬礼的人怎么描述你或你的一生呢?
我命由我不由天!——从成为自己到活出自己
如果说成为自己是“在迷雾中点亮灯塔”,那活出自己就是“循着光芒扬帆远航”。认知上的觉醒固然重要,但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,还是行动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自己的选择,真正活出自己呢?
(1)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
找到自己的热爱,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。在此之前,我们应当勇于尝试,在体验中逐步厘清自身的兴趣与志向。当某一方向逐渐明晰,我们便可围绕这一点深耕探索,不断精进。终有一日,这份热爱将指引我们走得更远,在岁月的沉淀中焕发光彩。
(2)勇敢表达,不因外界眼光改变自己
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隐藏真实的自己。只有勇敢表达内心,才能建立真正的连接,也才能活得自在坦然。或许并非所有人都会认同你,但当你忠于自我,世界自然会回应你的真诚。
(3)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
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,活出自己的道路也同样充满荆棘。遇到问题,解决问题,这是一种成长的心态,我们也会在经历一次次考验后成为自己真正的模样。
(4)不盲目比较,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
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是独特的,无论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,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,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。少一些和别人的对比,多一些关注自己的进步,让生活符合自己的节奏,才能更好地活出自己。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,有的明亮耀眼,有的沉稳深邃,正是这些不同,才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。选择做什么样的事,成为怎样的人,皆由自己决定。
正如哪吒所言:“我命由我不由天!”
人生的画笔握在自己手中,何不大胆挥洒,绘出独一无二的色彩?
参考文献
[1] 陈红艳. (2009).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.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(06),99+113.
[2] 岸见一郎, 古贺史健. (2013). 被讨厌的勇气(渠海霞, 译). 机械工业出版社.
健康有道,专注于为师生提供新鲜、贴心、生动的身心健康分享和指南,提升身心健康生活水平,用专业和爱心陪伴学生成长成材。
供稿|学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
文字|丁欣怡
供稿审核|刘国尧
编辑|白静
责编|徐进